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公司新闻

国内矿山机械行业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仍然很大

编辑日期:( 2015-05-12 10:25:52 )  点击:43344次  来源:德泉矿机
 是不是这个产业已经到了穷途末路?无论是行业组织还是矿山企业都纷纷表示,国内矿山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仍然很大,要矢志不移打好行业解困攻坚战。   “国内矿山的发展不能等、不能停。”中矿协常务副会长雷平喜说。他表示,国内铁矿发展不仅有资源基础,截至2014年底,全国探明保有铁矿资源820.5亿吨,资源潜力近2000亿吨有需求基础,国内目前的产量只能满足20%左右的需要,市场空间很大还有支撑基础,形成了一系列国际先进的开发利用贫铁矿资源的专有工艺技术,培养造就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和专业团队,拥有相对完善的产业服务体系,完全有能力把国内矿山建设好、发展好。现在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供大于求的形势难以缓解,疲弱运行的态势难以改变,矿山企业不能指望钢铁需求和生产大幅增长,不能等待市场出现大逆转,必须转变观念,要想尽一切办法维持企业的生存,只有坚持下来,才会有希望。   雷平喜认为,国内矿山生产成本高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有资源禀赋条件差、安全环境压力大的客观原因,有产业政策不明确、矿地获取成本高、税费负担重等国家层面的原因,也有产业布局和结构不合理,开发利用方式粗放等行业层面的问题,还有技术装备水平不高、管理方式粗放、机制体制不适应市场化要求等企业层面的问题。对矿山企业自身来说,必须强身固本,练好内功。   谢琪春对企业改革创新提出了建议,企业要做好“加、减、乘、除”。积极做加法,就是要寻求企业发展的增长点。主动做减法,就是要积极调结构、转方式,控小矿、降成本、减排放,坚决淘汰不符合准入条件的产能。全力做乘法,就是要加大改革力度,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向改革创新要发展、要质量、要效益、要竞争力。努力做除法,就是要通过内部三项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切实提高企业资本回报率,大力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   近年来,国内矿企眼镜向内,在内部降本,提高竞争力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例如,鞍钢矿业公司通过扩大规模、降低成本、提升管理,已形成了资源、技术、产业、成本等竞争优势,特别是保持了较强的盈利能力,他们还创造性地实施了基于价值链的战略成本管理,实现了对企业价值链的全方位、多视角管控,铁精矿完全成本降至行业最低。2009~2014年,鞍钢矿业铁精矿完全成本上涨了42元/吨,涨幅8%,其中刚性支出比例由2009年的79.1%上升到86.5%可控费用由2009年的20.9%下降到13.5%。2010~2014年,鞍钢矿业累计实现利润286亿元,上缴税金159亿元。该公司制定实施了铁矿山总体建设规划,开展了国内规模最大的铁矿山群建设,截至2014年末,累计完成投资143.34亿元,占总投资的77%。他们表示,只有在采取常规做法延缓成本上升的同时,未雨绸缪,依靠科技创新,引领工艺变革依靠管理创新,整合优化资源依靠产业化经营,提高综合盈利能力,才能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   再如,河北钢铁矿业公司以技术经济指标对标、工序成本对标为手段,创新对标体系,以铁精矿全成本为主线,对铁精粉生产过程的全部工序指标进行分解、对标,实现从对指标向对指标影响因素转变,提高了指标管控能力选取对生产经营效果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指标开展对标竞赛,形成了按月点评总结、按季评价考核的工作机制。该公司降本增效效果显著,2013、2014年的全成本同比降低率为6.84%和5.37%。   关于如何突破冶金矿山行业寒冬期,朱继民表示,首先,协会与矿山企业要共同呼吁建立合理的税费制度,积极争取政府政策,努力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和良好的市场氛围。其次,矿山企业要做好攻坚克难的准备,迎难而上,摈弃长期以来形成的粗放管理模式,做好改革创新工作,提升企业生存能力。同时,钢铁协会和矿山协会要加强沟通,更好地为企业服务,通过沟通来共同形成合力做好国家有关部门的工作,为冶金矿山行业的发展创造可持续、健康的环境。
当前第1/1页 [首页] [上一页] [1][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