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公司新闻

井架制作安装|井架旁边的快乐

编辑日期:( 2015-04-25 10:55:08 )  点击:5275次  来源:德泉矿机
1965年12月,茂名石油公司宣传队到金塘钻井队慰问演出。图为队员们在井架旁合影留念。二排右一为本文作者。 李君曼 我有一个愿望,就是把我的那些老照片,按时间顺序编排起来,再把当时的背景和故事,用文字加以说明,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子女们也很支持我这个想法。 一天,我翻出了一张当年宣传队合影的照片,可是面对眼前这张保存近半个世纪的老照片,却一片茫然。什么时候拍的?在什么地方拍的?怎么也想不起来。当我看到照片中被人称为“宣传队管家婆”的方章坤时,就拨通了他的电话。电话里我描述了照片的场境,然后问他记不记得是什么时候拍的。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说:“1965年12月,地点在金塘钻井队。”我有些不放心地再问一句:“你不会记错吧?”他说:“不会的,因为我刚参加广东省军区民兵会演回来,你就通知我参加这次慰问演出,不会记错的。”经他这么一说,往事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到金塘钻井队慰问演出 1965年12月,正值年终岁末,茂名石油公司领导考虑,像钻井队这些远离城市,处在边远地区的职工,难免产生思乡情结,要求工会组织宣传队去作慰问演出,并帮助他们开展文体活动,稳定职工情绪。当时我在工会当宣教干事,这件事自然由我来组织实施。那时我们宣传队的骨干队员参加广东省军区民兵会演,获大奖载誉归来,我就把他们召回,参加这次慰问演出,首场就在金塘钻井队。许多队员是第一次看到井架,兴奋不已,要求拍照留念,因此拍下了这张照片。 全体合唱《我为祖国献石油》 当时演出的节目,现在已很难记得全。但有几个节目,印象很深刻,例如锣鼓词,这是在对口词的基础上,整理加工而成的。 那时的演出,没有什么大型的乐器,也没有什么复杂的道具服装,叫做轻骑队,演出的形式多是说唱节目,比如对口词、相声、三句半等等。所谓对口词,就是男女两个演员,你一句我一句,把宣传的内容表达出来。这次参加全省的民兵会演,编导加上了打击乐,即在演员对话的每一段落加了锣鼓点,来烘托气氛,形式新颖,气氛热烈。这个节目之所以获奖,除了主题鲜明——表现提高警惕,全民皆兵,严防蒋介石反攻大陆之外,对演出形式的创新,也起了加分作用。这天晚上的演出,它是开场节目,很受欢迎。 竹竿舞,这是我此前带领舞蹈队到广西南宁一家纺织厂,从他们的宣传队学来的。老同志或许还记得,1965年,茂名石油公司接受了一项特殊任务,就是为越南制造一批小型油罐,以适应战争状态下油品的 运输与供应。为此,还要为越南培训一批技术工人。为了活跃越南留学生的文化生活,就要为他们表演一些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经了解,南宁这家纺织厂是越南纺织企业的对口支援的单位,经常与越南企业职工举行联欢活动。竹竿舞节奏明快,气氛热烈,能充分释放年轻人的青春活力,深受越南青年职工的喜爱。学成回来,演出效果果然不错,成了我们宣传队的保留节目。这天晚上演出同样受到欢迎。 最后 压轴的 节目,就是当时最流行的歌曲《我为 祖国献石油》。这首歌的歌词,通俗易懂,琅琅上口,歌曲欢快流畅,把石油工人为祖国献石油的豪迈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深受石油工人的喜爱。这时晚会达到最高潮,我们宣传队员全体上场,连我这个一直忙于后台工作的领队,也走上前台。台下观众全体起立,台上台下,一边击掌打着节拍,一边高声歌唱:锦绣河山美如画,祖国建设跨骏马。我当个石油工人多 荣耀,头戴铝盔走天涯……歌声嘹亮,响彻云霄,人人都唱得热血沸腾,斗志昂扬,信心满怀,热泪盈眶。 我们是业余宣传队,利用假日来慰问演出,第二天还要照常上班,再说,钻井队也没有能力接待我们住宿,所以得连夜赶回茂名。 我们乘的是敞篷汽车,回程路上,汽车在公路上奔驰,我坐在驾驶室里,觉得阵阵寒风袭来,站在车厢里的队员们,仍在高唱《我为祖国献石油》。一路寒风一路歌,这就是当年宣传队的精神风貌。那时我们宣传队走到哪里,那里就有歌声,就有笑声,我们自己也收获了快乐。我回到家时已是第二天凌晨1点了。 如今再看这张照片,好像又回到了那个火红的年代。
当前第1/1页 [首页] [上一页] [1][下一页] [尾页]